不粘锅的涂层,广为人知的是特氟龙或聚四氟乙烯,实际上是一种属于PFAS(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家族的合成塑料。这种涂层由碳原子和氟原子构成,拥有极低的摩擦系数,以及卓越的化学、热和电稳定性。然而,尽管其热稳定性良好,但当涂层与坚硬物体摩擦时,会产生微小的塑料颗粒,这些颗粒甚至可能小于5毫米或1微米,并被人类误食。这些塑料颗粒被称为“永不降解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几乎无法排出,对健康构成永久性威胁。近期研究显示,不粘锅的轻微划痕就可能释放高达万的塑料颗粒进入食物中。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不粘锅划痕,实际上一直在向食物中释放有毒塑料。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和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对新锅和使用两年的旧锅进行了扫描。他们收集了光谱矩阵数据,并结合识别算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一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不粘锅划痕释放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真实情况。研究团队为了更贴近实际生活,进行了模拟日常使用的实验。他们使用不锈钢锅铲、勺子和夹子对新锅进行翻炒,以模拟日常烹饪过程,同时用不锈钢刷和木铲对旧锅进行同样的操作。实验持续了30秒,以观察不同锅具在烹饪过程中的表现。接下来,研究团队对锅具进行了加热处理,以探究加热对锅具性能的影响。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了解锅具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产品信息。图2展示了本研究中测试的烹饪锅和翻炒器的实物照片。在模拟烹饪过程持续约30秒后,我们观察到锅铲与不粘锅接触的位置出现了涂层碎屑(见图2d),同时不粘锅表面也出现了划痕,划痕的宽度为0.5mm(见图2e)。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提供了锅具在实际使用中的详细情况。
锅具轻微破损即可导致大量聚四氟乙烯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释放。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观察到锅铲与不粘锅接触位置出现涂层碎屑,以及不粘锅表面产生的0.5mm宽划痕。这些细微的破损,竟然能释放出约万个聚四氟乙烯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这一发现,让我们更加